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公开 / 正文

白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全县突破发展、跨越提升、奋力赶超的重要时期。为了部署好这一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凝聚社会发展合力,根据中省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各级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中共白水县委的指导意见和建议,编制《白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一五以来,全县上下抢抓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谋发展,举县一致搞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规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提前实现,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全县GDP达到37.85亿元,是2005年的2.8倍,年均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6亿元,是2005年的4.1倍,年均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9亿元,年均增长19.4%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75亿元,建设重点项目113个,完成投资44.6亿元。

8.9亿元,是2005年的3.3倍,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到17户,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近4个百分点。园区档次大幅提升,杜康酒业全面振兴、涉农涉果龙头企业规模壮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加长、物流产业形成规模、化工产业形成优势、煤炭资源整合成效显著,杜康逆断层煤炭勘探深入推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39万吨。旅游产业迅速掘起,景区建设步伐加快,仓颉庙达到国家3A级景区,林皋湖、方山森林公园达到国家2A级景区,富卓苹果人家发展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共接待游客82万人次,总收入达到2.46亿元。农业结构特色鲜明,苹果产业化步伐加快,老园更新和新园建设全面提速,新建果园面积达到10万亩,有机认证3万亩,优果率达到75%。核桃规模建设已启动,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7万亩,畜牧业列入省级百万头生猪大县行列。三次产业结构由33∶24∶43调整为35∶27∶38

8平方公里,雷公路、蔡伦路、人民路、杜康路、仓颉路、东风路改造全面完成,环城东路全面启动,中心广场、仓颉广场、城市硬化、亮化美化以及排洪、天然气等工程相继实施,居苑花城、绿康市场、矿务局棚户区、生力商住楼、远东小区等一批商住小区开发建设,居家乐、海恩、白港、盛泰等一批酒店、超市相继建成,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生态宜居新城初步显现。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3%

220公里、乡村公路611公里。铁牛河、故现水库除险加固顺利实施,提高了防洪保安能力。建成安全饮水工程138处,解决了15万人的饮水问题。农村电气化县通过省级验收。

5.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平方公里,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城区绿化工作全面完成,两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创卫通过省级鉴定。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3.32降到2.568吨标煤,全面完成了十一五下降20%的目标任务。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15.6%,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68%,减排目标顺利实现。

3.8万平方米,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完成1个县级文化馆、14个乡镇文化站和20项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任务。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389元和4070元,2.2万困难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城乡居民居住、出行、通信等条件明显改善,广播电视、移动通讯、电信网络遍布城乡,覆盖率达到100%,平安白水创建深入开展、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普九债务基本化解,土地流转机制基本建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城乡医保扩面提标,新的投入、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初步形成。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进一步降低民间资本投资门槛和准入领域,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优化行政决策,规划评审、公开招标、产权流转、市场竞争等投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步入实质性阶段,必将为全县科学发展、跨域提升带来更多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建成,将会使白水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位、全省城镇网络体系、渭南次核心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降低工业成本、发展旅游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以及跨区域合作带来更多的机遇。

50万亩优质苹果为基础的果业链、厚重的仓颉文化底蕴、渭北独特的人文山水优势,这种内在潜能将进一步释放,为跨越提升提供强劲内在动力。

“十二五时期,全县发展以煤电为基础的煤化工、冶金、铁合金、有色金属和综合利用等产业,国家产业政策在建设规模、市场准入等方面门槛较高。这对于全县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挑战,也有利于在更高的起点抓产业发展,对于提升竞争能力更是一次强制性机遇。

“瓶颈的挑战。土地、矿产资源、劳动力等各类要素成本上升,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对环境的要求高,水资源、运输、人才缺乏等颈瓶因素需要破解,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流动的趋势尚未减弱,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用人非常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发展档次水平和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沿边、放开、开放,狠抓落实,全力推动白水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双万双百为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推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四大战略任务,全力打造创新白水、实力白水、人文白水、绿色白水、幸福白水,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高碳低碳转型,扩大绿色消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

1、发展战略

“十二五时期,全县按照构建孔雀开屏型梯次推进的放射性经济布局,强力推进一城三园三基六区战略。

2、区域定位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枢纽。白水县地处关天规划区的次核心区渭南北部,与关天规划区次核心城市铜川和直接辅射区域陕北的延安相联,随着合凤高速、渭黄高速及三条铁路的建成,交通枢纽优势比较明显,具有联接南北(次核心城市与陕北能源煤化工基地),承东启西(秦东与西府)的战略要地,将会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格局,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陕西能源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县。以杜康逆断层以北煤炭资源的开发为中心,建设煤电硅、煤电化、煤电铝、煤电铁合金、有色、光伏产业为重点,气、热、渣综合利用的产业集群,打造陕西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为挤进国家能源循环经济试点县奠定基础。

——中国有机苹果产业基地县。以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为依托,转变苹果发展方式,建设现代苹果科技推广服务平台,建成中国有机苹果产业基地县,把杜康苹果科技产业园建设成为全国苹果产学研、物流、深加工为一体的示范区。

——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以仓颉庙为核心,杜康庙、蔡伦造纸、雷公造碗为辅,充分挖掘四圣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同时,以林皋湖、方山森林公园、云台山等人文山水景区的开发为点缀,争取用五年或更多一点时间,将白水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十二五期间,全县结构大布局、思路大跨越、思想大解放、经济大赶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人民生活水平迈上崭新台阶,努力实现双万双百富民强县目标,进入渭南经济强县行列,挤进陕西中等发展县市行列。

——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实现双跨越。GDP年均增长19%以上,突破百亿元大关。人均GDP达到3.5万元,进一步缩小与省市先进县市的差距。提升财政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突破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以上,累计投资超过300亿元。

——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双提速。消费需求明显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达到27亿元。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50∶35。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城镇化水平达到52%。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

——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双提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GDP能耗降低1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城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五年新造林2万公顷,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1%。

——居民收入和幸福指数双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突破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达到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8平方米提高到25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由5.13平方米提高到7平方米,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100%

“四圣历史文化为主题,坚持城镇化优先发展战略,按照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拉大城市框架、扩张城市规模、丰富城市内涵、突出文化个性、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幅射带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思路,构建一城、一区、三园、四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使城镇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超过15万人,促进项目、产业及各类要素向城镇、园区聚集,增强资源聚集度、辐射带动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把白水打造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5平方公里城市新区框架。

“四纵八横东西贯通、南北畅通、城内成网、绿色环绕的城市总体框架。

“一街一景、特色鲜明、功能配套的原则,重点建设绿色园林、文化景观、休闲广场等公益性工程。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重点实施通讯、电网入地、天然气配送、集中供热、城市供水、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等工程。规划布局建设城镇南北出入口标志性建筑;大力发展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及研发、金融、会展、物流、家政、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创意建设城市展览博物馆、特色建筑等一批延续历史、传承文化、保护遗产的标志性工程。建成县城雨污分流系统,合理布局和建设停车场,提高综合承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一城五创活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境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和创业型城市、低碳城市。

201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

2015年工业产值突破60亿元。

“规模适度、产业支撑、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原则,重点抓好林皋、史官、尧禾、西固等四个重点镇建设,优先发展重点镇公路建设,形成重点镇之间、重点镇与县城、园区、两条经济运输带的顺畅联接,构筑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加快重点镇功能提升,重点实施供排水、供电、供气、通讯、道路、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以及教育、卫生保健、科技服务、文化娱乐、美食休闲、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实施城镇产业聚集区和创业平台项目,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开发城镇地产,统筹安排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向重点镇倾斜,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把重点镇建设成为集聚人口和生产要素,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经济区域,建成2-3个人口规模5万人、经济总量8亿元的经济强镇或文化名镇。

7万人以上。

“十二五时期,以推进农业现代为总揽,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要以苹果为主导、畜牧为支撑、沼气为纽带、设施农业为补充,提升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和跨越,努力实现双万目标。

“四项关键技术,走一体化生态循环发展路子,构建从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到市场营销的现代果业体系,实现苹果产业由绿色向有机的升级换代。加快以苹果、畜牧养殖为主的农业骨干技术人员培训。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积极组织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实体和务果能人,整合果业资源,采取租、买、入股等形式,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之路,提高果业总体规模和效益。

“十二五期间,新建矮化有机苹果10万亩,全县苹果面积稳定在55万亩,优果率达到80%以上,苹果亩产值过万元,出口能力达到15万吨。

“十二五时期,建成万头生猪养殖专业村40个、生态家园养殖户4000户、300头高产奶牛核心示范养殖场1个,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和周围农民增收。到2015年,生猪饲养量达到100万头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16亿元以上。

“王河东固耀卓上徐南马高西三条设施农业带为依托,走相结合的路子,以建设刘家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中心,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水果、食用菌三大特色产业,创建白水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到2015年,全县温室大棚发展到3万亩,产值达到6亿元。

10万吨以上。依托三荒资源,不断扩大豆薯类杂粮和花椒、核桃、大枣、柿子、中药材等经济类农产品种植规模,促进农民增收。

“工业强县战略,以循环经济为主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延伸拓展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努力实现双百目标。

300万吨煤矿两座、200万吨煤矿一座,现有煤炭企业整合为14个,加快120万吨李家卓煤矿、60万吨富山煤矿建设,实现省级千万吨产煤大县目标。同时加快洗煤厂建设,增加煤炭附加值。

2×30万kw热电以及兰炭、焦油、电石、纯碱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煤电化一体产业步伐,提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同时,加快洛河梯级水电开发,建设狄家河、张家船两座水电站。

“煤电铝、煤电有色、煤电铁合金、煤电光伏的产业布局思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目标,加快以煤电为基础的循环经济发展,重点抓好电解镍、电解铝、铁合金、多晶硅、单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片、高氯酸钾、10万吨腐植酸等载能工业项目建设。同时,加快气热渣综合利用,建设200万吨水泥厂,加快金属制品的开发,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2万吨,创新生产工艺,开发杜康系列产品,加大宣传攻势,提高品牌效应,拓展国内外市场,挤进全国白酒行业十强。

“二次创业

“十二五时期,以高起点规划为抓手,统一规划西北部自然山水风景区,以加快建设景区内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分步实施旅游景点重点工程,努力将仓颉庙建成4A级旅游景区,将林皋湖、方山森林公园、云台山建成3A级旅游景区,形成集吃、住、玩,游、购、娱为一体的纵跨南北、特色鲜明的关中精品旅游大走廊,办好中国白水国际仓颉文化旅游节、中国白水国际苹果文化节等活动,建设星级酒店,组建旅行社团,壮大旅游队伍,全面拓展旅游市场,努力打造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到2015年,年接待游客16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0亿元。

“汉字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人文白水的目标,依托仓颉造字、杜康造酒、雷公造瓷、蔡伦造纸等历史遗存,深刻挖掘四圣独特文化内涵,做好仓颉庙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筹划建设文化广场、城市展览馆、四圣文化墙等文化设施,加快文化大厦建设和影剧院综合开发,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强民间艺术、九龙木雕和泥塑、剪纸、刺绣、烙画、麦秸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促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组建仓颉文化产业集团,积极引导和扶持有潜力的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加强大戏、大片、大剧、大作的策划和创作生产,加快拍摄《仓颉密码》电视连续剧,着力打造一批展示白水独特魅力的文化精品。

“一城一区三园四镇的城镇格局,加大实施交通、水利、电力和信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网络化工程,有效缓解瓶颈制约,着力提升保障能力,增强发展后劲。

S201线、渭黄高速、合凤高速白水段、黄韩侯铁路建设及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加快县城与重点镇、重点镇之间公路建设以及县城、重点镇、园区与铁路、高速公路的联接和乡村道路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达能力,构筑起东西连接秦东和西府,南北联结中心城市和陕北煤化工基地的经济运输带。十二五期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70公里,完成主干公路升等改造15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200公里

“两大两小灌区配套建设与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农业和城乡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重点实施石堡川水库调水工程,同时,要加快洛河水资源利用步伐,着重抓好洛河提水工程建设,优先解决水资源瓶颈制约,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十二五末,全面解决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

“十二五时期要把重点放在解决园区发展、新区建设,特别是满足雷公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电源问题上。结合区域电网规划,重点新建110KV城关输变电站、城关变——杜康变110KV输电线路、城关变——西固、高阳变——林皋变35KV输电线路,增容改造110KV尧禾变、杜康变和35KV西固变、林皋变、门公变等,提高输电网络的覆盖面和运营效率,同时要依托黄韩侯铁路供电线路的建设,积极支持和协调,加快园区供电基础建设。实现产业聚集区、工业园区双回路供电。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步伐,构建和谐用电环境。

“三网融合,大力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互联网高速无线接入,率先实现宽带接入城乡全覆盖。实施交通、市政、教育、社会保障等管理信息化、系统化工程,提升政府门户网站,构建电子政务网络,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建立电子商务、电子农务等信息系统,发展企业咨询、农业科技、市场信息、劳务培训、家政配送等网络远程服务。重点在矿山、化学品等危险源和教育、卫生等公益场区,布设安全防护电子监控设备,完善应急呼叫网络系统。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步伐。

“高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的总体思路,重点实施城区“12245”工程建设(1所职中、2所幼儿园、2所高中、4所初中、5所小学)。

2015年职教中心达到省级示范学校标准,努力创建省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两免一补及蛋奶工程,完善高中、职中学生资助体系,关注留守儿童教育。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数字化校园,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实现省级教育强县目标。

5‰以内。

“十二五期间建设县医院、中医院、妇幼院住院楼,新建城关卫生院和各乡镇卫生院住院楼、医技楼及安心工程。实现县医院三甲达标,中医院、妇幼院二甲达标。加强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化解卫生机构债务,落实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补贴。缩小新农合与城镇职工医保差距,参合率达到95%以上。

“两馆一院一站一室文化服务体系工程,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保护重要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仓颉祭祀大典、杜康酿酒技艺等国家级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创新机制,扶持九龙木雕、振东泥塑、彭衙石刻等一批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精办频道、创新栏目,使广播影视节目更加丰富多彩。加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建成县级综合性体育中心,加快乡村和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打造服务品牌、深化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全面推进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选,深化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建设。

“双拥成果。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理念,积极发展环保新兴产业,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打造绿色、生态和低碳型宜居城市。

“两高一资项目,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大重点行业污染防治,推动煤化、冶化联营及余气、余热、尾矿、废料回收转化,重点推行雷公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加大农村沼气、秸杆等生物质能开发,扩大清洁能源使用力度。加大太阳能热水器、天然气供暖及节能电器和轻质化、环保型建材的推广使用,建设节能建筑和低碳小区等示范工程。加快公共场所、城市绿色照明节能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推行建设项目节能评估,组建政府节能监督监测评估机构,切实抓好节能降耗工作,积极建设低碳、绿色白水。

“三北防护林工程成果,加大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白水河、洛河等流域沿岸生态建设,建设生态林、防护林和景观绿化带。十二五期间,建设经济林10万亩,洛河流域飞播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新增森林面积2万公顷

2015年中水回用率达到50%

50万亩基本农田。清理园区多征地、厂区空闲地、宜林荒地,综合治理矿区废弃地、城乡空心宅院,严控城镇和农村居住用地审批,推进土地依法置换和有偿流转。严禁实心粘土砖生产,鼓励合理利用矿渣、粉煤灰等资源生产空心砖,发展节地产业。

“绿色通道,设立县级创业扶持基金,建立创业信息网络和就业服务平台,引导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园区企业和各类创业咨询机构,利用闲置厂房、场地以及专业化市场,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开发创业项目,提供咨询服务。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壁垒,制定和落实全民创业在市场准入、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培训用工、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各阶层自主创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吸引域外人员来白创业。

“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全方位推动对内对外开放开发。完善政府搭台促进、企业主导合作、中介牵线搭桥机制,通过对口交流、异地联建等形式,引进国内外大中型企业与全县优势资源嫁接融合,吸引技术含量和增加值高的加工制造项目落户白水。引导外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保领域,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国际产业投资基金,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健全相关支撑和服务环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开拓国内外市场。重点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十二五规划目标,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建设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各级党委、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统揽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决自身实际问题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条龙服务。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审批程序,严肃工作纪律,提高行政效能。充分调动各界积极性,促进政府、企业、社会、个人有机联合,打造诚信白水